關于我們
Welcome to Dandong Kingdee co., ltd

公司動態(tài)

>公司動態(tài)>新聞中心>首頁
您現在的位置  |

誰造成ERP霧里看花

瀏覽次數:2965發(fā)布時間:2007-12-5

  ERP正在被濫用

  似乎任何一種技術在中國要取得發(fā)展,總是要走一條適合本地特色的道路。但往往這種"本地化"的道路,卻容易被一些中國IT廠商所利用。一些廠商過分的擴大ERP軟件的外延,ERP軟件似乎成為了任何企業(yè)管理軟件的通用詞匯。

  ERP這個原本針對制造業(yè)的管理應用軟件,在中國卻被塑造成為一個任何企業(yè)均可適用的管理應用軟件。"什么貿易ERP、旅游ERP,甚至還有房地產類ERP。"被喻為中國ERP啟蒙者的陳啟申老師對于眾多IT廠商濫用、炒做ERP概念十分不滿。

  任何一個稍微了解ERP歷史的人都會知道,Gartner是針對MRP II未來發(fā)展的走向所提出的觀點。當時Garnter分析師L.Wylie所發(fā)表的文章標題便是《ERP:下一代MRPII的遠景設想》。陳啟申說道:"今天看來,Gartner所提出的ERP概念,確實非常具有前瞻性。"

  Gartner當時希望新一代制造業(yè)管理系統,應該除了內部整合之外,還應該包含與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聯系。盡管當時這種觀點得到了業(yè)界的認可,但由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技術條件的限制,造成當時的ERP系統在企業(yè)之間整合方面還很難發(fā)揮作用。"

  "我們對待IT技術,尤其是在觀點方面總是人云亦云,跟風現象非常普遍。"陳啟申說道。在2000年,Gartner曾提出ERP II概念,而這個概念受到當時國外很多同行的質疑。ERP II這個概念最終并未在國外受到認可。"我們一些IT企業(yè)、專家,今天還是在追捧ERP II。"其實早在1990年,ERP概念提出的時候,分析家就希望未來的ERP要解決好制造型企業(yè)內部、外部集成的問題。而在Gartner提出ERPII時,有些專家認為ERPII,這個概念實際上是換湯不換藥。

  由于ERP涉及到企業(yè)的整個管理流程,因此真正能夠了解其實質內涵的人,確實很少。包括企業(yè)用戶以及某些國內IT廠商,大多還是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。這也就造成國內出現了一些軟件廠商,由于利益的驅使,將ERP概念無限地的放大,導致現在一些用戶對ERP的認識越來越不清晰。

  與國內很多ERP廠商做法不同的是,包括Oracle、SAP、SSA等公司,在自己的產品之中十分忌諱使用ERP這個名詞,而他們大多采用解決方案來命名自己的產品。與此形成對照的是,國內ERP廠商卻經常將ERP這個名詞,使用在自己的產品之中。人們可以在國內舉辦的各個軟件展覽會中,輕易的看到各種打著ERP招牌的IT廠商,在兜售著與ERP不相干的軟件產品。

[$page$] 財務并非ERP核心

  就現在ERP市場來看,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,形成規(guī)模效應的ERP廠商大多是從財務軟件起家。這些軟件企業(yè)在轉入ERP市場時或多或少地的夸大了財務模塊在ERP軟件中的地位。這種財務模塊中心論的觀點,在今天中國的ERP市場之中,人們依然可以找到它的影子。

  沒有人會懷疑財務軟件對于一個企業(yè)的重要性,但有一點是任何一個企業(yè)都無法回避的,那就是所有的企業(yè)都要面臨經營的壓力。一個企業(yè)如果沒有業(yè)務,無法銷售產品,那有再好的財務制度也是無濟于事。財務模塊只能反映企業(yè)的經營狀況,對于企業(yè)生產、庫存乃至營銷等環(huán)節(jié)的管理力度是很弱的。因此簡單的認為財務模塊是ERP系統的核心,顯然是站不住腳的。

  盡管包括用友在內的一些ERP廠商也意識到ERP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均是相互關聯的。但令一些專家驚詫的是,對于ERP概念上認識不清輕,為了某種商業(yè)利益,任意修改ERP概念的事情時有發(fā)生。就在1年前,用戶一方面急于補充ERP知識、一方面國內一些所謂的ERP廠商繼續(xù)要讓市場認可他們是真正的ERP產品供應商。于是有些人覺得有利可圖,因此策劃推出了一份所謂的ERP標準出來。

  沒曾想到,ERP標準一經推出,就受到眾多質疑。此標準沒有得到國外大型ERP供應商的認可。"(ERP標準)初衷是好的,但運作的手段我卻不敢恭維。"某ERP專家說道:"ERP市場本來就很混亂,但他們在ERP的定義上、ERP功能的描述上還是有問題。并且不同行業(yè)ERP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,不可能存在統一的標準。" ERP標準中認為ERP各個模塊之間是相互獨立、相互聯系的。而專家認為ERP系統之間的各個子系統是相互依存的關系,根本就談不上什么相互獨立。此外借助標準的推廣,向ERP廠商收取費用的現象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露出水面。

  "當初他們讓我出30到20萬元的贊助費,最后我們只是掏了1萬元。"一位國內ERP企業(yè)老總對從這種牟取經濟利益的做法說道。

來源:信息系統工程